交通运输部昨日(7月14日)公布上半年交通运输业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港口生产势头良好。上半年,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9.0亿吨,同比增长18.9%。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2.3亿吨,同比增长21.1%。集装箱吞吐量6870.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2.3%,其中5月份达1260.5万标准箱,创出月度新高,但6月份环比下降2.7%。
从主要货种看,受西南干旱引发火力发电量高增长以及国内外煤炭价格趋向平衡等因素的影响,港口煤炭月度吞吐量4、5月份连创新高,6月份环比略有下降。上半年,规模以上港口煤炭及制品吞吐量同比增长28.6%,其中外贸进港吞吐量同比增长83.2%。原油吞吐量继续保持高位,上半年原油吞吐量同比增长21.1%,月度吞吐量均保持在3100万吨以上,其中外贸进港吞吐量同比增长29.1%。受国家房地产等相关政策调控影响,国内市场钢材价格出现下跌,铁矿石吞吐量增速逐月放缓,上半年铁矿石吞吐量同比增长17.4%。月度增速由1月份的41.6%放缓至6月份的7.9%,其中5月和6月外贸进港吞吐量同比减少7.0%和3.8%。
同时,分析中还预测,因经济复苏依然曲折,影响全社会运输需求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下半年,运输生产特别是港口生产增速将有所放缓。预计全年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为80亿吨,同比增长14.8%。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24.9亿吨,同比增长15.2%。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4190万TEU,同比增长16.2%。
另外,上半年,全社会完成水路货运量和周转量为17.5亿吨和30830.4亿吨公里,同比增长 16.7%和15.5%。水路客运量和周转量为10321万人和31.6亿人公里,同比下降1.7%和3.6%。
分析中强调,长江干线通道承载量显著提升,船舶呈现大型化趋势。1至5月份,长江干线通道总承载量为5.9亿吨,同比增长23.8%。在中游内河船舶货运量中,5000~10000吨级船舶完成货运量所占比重由2009年的1.7%提高到2010年的9.6%。
据交通运输部预测,预计全年完成水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分别为36.7亿吨、65780亿吨公里、21550万人、 68亿人公里,同比分别增长15.3%、14.6%、-2.6%和-3.4%。